常州市武进区湟里镇:“五有五新”工作法 跑出经济发达镇培育“加速度”

访问量:     发布时间:2024-01-11     稿件来源: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镇以党建引领把准改革方向,以党建共建凝聚红色动能,紧紧围绕“辉湟红盟”党建品牌建设,通过“五有五新”工作法全力助推经济发达镇改革培育工作跑出“加速度”。

一、红盟有广度,“党建共建”激发改革创优“新动能”

持续将“辉湟红盟”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改革的发展优势,按照党建引领、服务发展、资源集聚、运行高效等十条标准,细化26条工作细则。实行“六维评价”,充分激发红盟成员单位党组织的工作积极性,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实施绿色精品钢产业链党建“十个一”专项行动,推动红色网格长、党员中心户、红色楼道长、先锋红商户等“四大先锋主体”积极参与基层治理,推动形成以党建引领+审批服务+综合执法+网格治理等为主要内容的“党建N+”改革工作法。

二、审批有速度,“一窗通办”展现政务服务“新风貌”

持续擦亮“在湟里好办理”政务服务品牌,上线运行武进区首家镇级政务服务综合服务旗舰店,优化“掌上服务营业厅”,推出第一批共24件“一次不用跑”事项,构造具有湟里特色的“网上政务服务超市”。对湟里镇便民服务中心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启用“潮汐”窗口,设立全区首个不动产登记镇级服务窗口,服务事项清单扩充至9大领域,共计335项,涵盖居民日常事务办理和企业成长发展的全生命周期。

三、执法有温度,“刚柔并济”激发营商法治“新活力”

探索“在湟里讲道理”执法品牌,组建“讲道理工作室”,引入调解机制,邀请村书记、人大代表、工会工作人员等共同参与综合执法工作,先后受理劳资纠纷44起,协调解决拖欠工资70余万元。探索执法监管“一件事”,推进跨部门、跨层级联合执法监管模式,为全区复制推广提供“湟里经验”。创新探索“学法免罚减罚”机制,推动执法从“一罚了之”到“学法知责”、从“治已病”到“防未病”的转变,打造宽严相济法治氛围,激发“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四、治理有深度,“专属网格”打造精微善治“新生态”

深耕“在湟里精治理”网格化党建品牌,聚焦“一网格一支部一阵地”建设工作,建立71个网格党支部,形成党员参与基层治理的“红盟-红网-党员中心户-党员-群众”五级治理体系。主动探索企业专属网格建设,创新设立东方润安“1+1+1+7”网格组织架构,精准把脉企业需求,高效助力企业纾困解难,打通镇企、村企服务桥梁,推动网格党建从赋能基层治理向助推产业转型升级扩面,形成精微善治的“湟里实践”。

五、指挥有力度,“一屏感知”谱写全域联动“新篇章”

打造“在湟里慧管理”综合指挥品牌,用好用活审批服务综合执法一体化平台,在“1+4”框架下,有效整合经济发展、智慧监控、舆情监测、12345服务热线、安全生产等模块数据,并通过全镇联动,先后接入蓝天卫士、智慧生态、小流域智慧检测等系统,实现对域内5个省考断面及其支流支浜关键点位、小流域区域的24小时监控。镇综合指挥平台年均受理事项12000余条,受理12345政务服务热线2000余件,办结率100%,满意率100%,累计推送见义勇为事项430余件,得到了广大党员群众的一致认可。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共江苏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苏ICP备120353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