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市常福街道多措并举完善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

访问量:     发布时间:2025-08-06     稿件来源:    

近年来,常熟市常福街道以建强阵地、创新平台、打造品牌为抓手,持续完善基层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实现群众诉求件件有回应、事事依法办,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与满意度。

一是资源整合、集成流转,打造“融合治理”新阵地。按照“功能齐全、服务高效”原则,系统打造多元化治理阵地。分层设置“引导受理区”“指挥调度区”“多元化解区”等功能区域,同步配套心理咨询室等特色场所,扎实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强基工程。建立“常驻+轮驻”多元进驻制度,司法、信访、人社、派出所等核心部门力量常态入驻,确保基础业务随时办理;建设管理、农村工作等社会治理关联度高的岗位轮值入驻,精准对接专项需求;调解员、律师、心理咨询师、“两代表一委员”等社会力量灵活入驻,强化专业支撑,打破部门协同壁垒、深化社会力量嵌入,实现调解、法律援助、劳动仲裁等“一站式解决”。创新建立“一窗受理+分类流转+闭环管理”工作流程,持续优化“统分结合、协同共治”矛盾纠纷调解服务矩阵,对复杂矛盾纠纷采取监测预警、吹哨报到、联合接访、联席会商、快速处置等工作机制,推动基层治理从“碎片化管理”向“系统性治理”转型升级。

二是个性定制、专业服务,搭建“特邀调解”新平台。聚焦高频矛盾精准化解,围绕婚姻家庭纠纷、物业纠纷、房产宅基纠纷、邻里纠纷、损害赔偿纠纷等五大矛盾高发领域,通过“部门推荐+个人自荐+能力比选”,从退休法官、村社区工作者、乡贤、“两代表一委员”等群体中挖掘调解人才,并依据其专业特长进行精准匹配,目前已择优组建27人的特邀调解员队伍。围绕调解全流程,制定涵盖诉调衔接、精准匹配、靶向派单、限时化解、跟踪问效、星级评定等工作机制,引入星级调解员评价体系,以“一事一人一策”精准服务促进矛盾纠纷稳妥化解。此外,持续打造特色调解品牌,创建“银杏家事调解”“老街物业纠纷调解”等口碑项目,推动实现“事心双解”良好效果。

三是即时调解、就地化解,彰显“彩虹调解”新特色。针对辖区工业企业、物流和快递集散点多,快递赔偿纠纷、劳资纠纷突出等现实问题,积极深化“警社联动”机制,联合辖区派出所组建“彩虹调解团”,创新“124”工作法,形成“全领域协同、全要素联动”工作格局。突出专职调解员“一核引领”,整合司法、劳动、村(社区)、企业、义警等多方力量,建立“每周一研判、每月一复盘”工作机制,推动调解工作有效协同、整体联动。聚焦涉企纠纷和新业态矛盾“两大领域”,线上建立企业主、新业态从业人员微信群,实时摸排矛盾线索,线下深入村(社区)开展“地毯式”走访,全面掌握辖区矛盾纠纷情况。同时,深化矛盾纠纷“四级调处”机制,通过层级递进、分类处置,实现小纠纷就地化解、大矛盾高效处置,切实提升矛盾化解即时性与实效性。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共江苏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苏ICP备120353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