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湖县着眼强化乡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的基础性、权威性作用,从提升基本履职事项清单的操作性、配合履职事项清单的协调性、基层依单履职的积极性、清单动态调整的科学性四个维度,积极探索,持续推进减负赋能、明责增效。
一、编写依单履职说明书,提升基本履职事项的操作性。一是编写履职说明。该县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组织县乡两级原工作专班的力量,将基本履职事项清单拆解成更为具体、操作性强的依单履职要点,编写乡镇(街道)工作人员依单履职说明书。二是分解履职任务。根据依单履职说明书,将基本履职事项清单中的每个事项解剖麻雀,细化为若干具体工作内容,相应明确目标任务、承接机构、具体人员。三是印发履职指南。“说明书”和“任务书”向乡镇(街道)的职能机构、所属各村居公开,对较为复杂事项辅以操作指南,让镇街干部好操作、基层群众好办事。
二、建立吹哨报到协作制,提升配合履职事项协调性。一是细化“四个对应”。对镇街配合履职事项,组织乡镇(街道)和县级部门进一步对接、细化和分解,在职责事项相互对应基础上,再将具体工作内容、两级分管领导、具体承办机构相互对应。二是聚力“双向奔赴”。针对消防、应急、生态环境、民生服务等事关民生底线的配合履职事项,制定高效、联动、协作的细化流程,实现县乡两级配合履职事项无缝衔接。三是深化“县乡协同”。为用好配合履职事项清单,由县委编办牵头,建立健全“镇街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乡镇(街道)、社区、居民代表等对部门报到情况和问题解决效果进行评估,实现“吹哨-应哨-评哨”全链条闭环处置。
三、完善依单履职绩效单,提升基层依单履职积极性。一是“履职清单”和“考核体系”有机融合。指导乡镇(街道)依据“履职事项清单”和“依单履职说明书”,调整完善现有《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岗位绩效考核办法》,明确乡镇(街道)每个职能机构、每名工作人员“依单履职”“份内之事”的具体工作内容和职责范围。通过“清单化”考核,明确“应尽之责”,推动镇街干部聚焦主责主业,更好地服务群众、改善民生、促进发展。二是“履职绩效”和“表彰奖励”有机衔接。指导乡镇(街道)将工作人员“依单履职”绩效和个人考核表彰、进退留转挂钩,通过表彰奖励机制,激励全体工作人员对标先进、争先创优,激发服务民生、推动发展的内生动力,实现“明责增效”目标。
四、梳理交办事项登记表,提升清单动态调整科学性。一是填写“登记表”,做到履职事项清晰。制作并下发“上级部门交办事项登记表”至乡镇(街道),基层工作人员在履职过程中同步填写登记表,记录上级部门交办事项。将登记内容与履职事项清单比对,明确是否为份内之事、应尽之职。二是发放“提醒函”,推动履职行为规范。县委编办定期梳理汇总登记表内容,结合实际研判。对清单外交办事项的相关县级部门,及时发放《依单履职提醒函》,规范县乡两级履职行为。三是做好“预研判”,确保清单调整科学。县委编办根据两个试点镇“上级部门交办事项登记表”内容,分析研判乡镇(街道)清单外工作事项的必要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评估研判清单运行情况,为清单的动态调整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