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建湖县委编办立足机构编制部门职责定位,从理顺体制机制、统筹编制管理、强化支持保障三方面着手,落实落细县推进紧密型县域数字化医共体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要求,服务支持紧密型县域数字化医共体高质量发展。
一、学习先进、对标找差,明晰机构编制保障路径。一是学习借鉴经验。学习领会上级有关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学习借鉴东台经验,加强我县医共体体系建设,统筹优化机构编制资源管理,提升机构编制资源使用效益,倾情保障县域医共体高质量发展。二是制定工作方案。第一时间成立医共体建设机构编制服务保障工作专班,对照中央和省市有关要求,压实责任,强化担当,明确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分管负责人专门抓、业务科室具体负责的医共体建设工作推进机制。锚定目标,分解任务,明确具体时间节点,对相关工作制定阶段性推进措施,细化落实紧密型县域数字化医共体建设工作。三是拟定保障措施。会同卫健等相关部门,研究谋划体制机制、人事编制等配套政策,起草创新服务推进紧密型县域数字化医共体建设的具体保障措施,探索赋予县域医共体在编制使用、人员招聘、人事安排等方面更多自主权,全力推动医疗卫生资源科学配置和高效使用。
二、统筹盘活、优化配置,建立机构编制资源适配模式。一是理顺体制机制。在县域医共体建设推进机制的领导下,主动研究谋划医共体建设发展有关体制机制问题,坚持先立后破,强化系统思维,注重优化布局结构,理顺体制机制。会同卫健部门对县域医共体运营发展机构组建问题进行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分析论证,着力构建规范、健全的医共体建设推进、运营发展体系,确保紧密型县域数字化医共体高效、顺畅运行。二是统筹编制资源。改进编制资源保障方式,结合各成员单位的床位数、服务区域人口数、特色专科发展等因素,实行医共体内人员总量管理、编制多元保障、人员统筹使用机制。持续推行公立医院人员编制备案管理,腾出的事业编制用于引进高层次、紧缺、急需医技人才。统筹医共体内人员编制资源,优先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促进医共体内医疗资源充分均衡配置。三是强化编制使用。持续加大卫生人才招引力度,综合分析研判医共体成员单位发展规模、人员变化等情况,科学测算卫生人才年度招聘计划。积极推行医共体医疗卫生人员编制“县管镇用”“镇聘村用”,通过聚合分散闲置的存量资源,形成余缺调剂的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保障新模式。配合卫健系统做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招考计划,对计划内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学业完成后到乡镇卫生院服务提供就业安置编制保障。
三、配套保障、完善机制,巩固提升县域医共体运行质效。一是建立政事权限清单。探索实行医共体运营发展机构政事权限清单机制,围绕理顺政府与事业单位的关系,以强化公益属性为着力点,开展政府与事业单位职权清理和履职分析,明确主管部门、相关职能部门与医共体运营发展机构权责边界。坚持放管结合,合理划分政府与医共体运营发展机构的权责关系,赋予医共体运营发展更大自主权。二是健全动态调整机制。健全完善医共体内医疗卫生机构编制统筹调配和动态调整机制,积极破解核定编制与用编需求之间的矛盾,定期调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总量,充分发挥现有编制资源效益,保障基层医疗机构编制需求,实现城乡医疗均衡发展。根据医院发展和岗位需求,坚持人员总额内备案制名额动态调整机制,并同步纳入事业单位招聘,将有限的编制资源用在刀刃上。三是建立评估监督机制。适时开展医共体机构编制评估,通过数据比对、查阅资料、实地走访等方式,围绕人员编制、职数配备、运行质态、效能发挥等方面,对医院职责履行、组织架构、人员配备等进行全面评估分析,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医共体内各医疗卫生机构分配使用编制的重要依据,努力构建与医共体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编制资源适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