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淮阴区委编办始终坚持强化监管,优化服务,严格执行《淮安市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管理办法》《淮安市事业单位印章管理办法》《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档案管理办法》三项制度,全面提升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水平,扎实推动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提质增效。
一、聚焦事业单位法人规范管理。以“编办登记管理QQ群”为载体,采取线上答疑、远程协助等方式,对《淮安市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管理办法》进行解读,让事业单位法人了解相关要求,便于更好地落实执行。同时,向全区事业单位印发《关于规范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事业单位重点围绕登记内容与实际情况是否一致开展全面自查自纠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报区委编办研究解决,避免问题长期存在,消除事业单位法人管理隐患,持续推进事业单位登记管理规范化建设。
二、聚焦事业单位印章规范管理。严格执行印章管理办法,针对事业单位办理注销登记后,仍需要借用公章开展后续工作的问题,实行“一次性告知”制度,填写“事业单位印章封存申请表”,注明使用理由,经用章事业单位法人、经办人签字盖章以及举办单位盖章后,方可当场使用。对于涉及事业单位名称变更、注销登记需要移交的印章,规范印章移交程序,第一时间收缴印章并开具相关登记及证章收缴证明,对收回的印章严格执行专柜保管、固定存放,并指派专人负责做好电子台账和纸质台账的整理工作。近期,编办业务科室对以前收缴的印章进行了全面梳理,及时与区档案馆进行对接,按照档案管理要求,将173枚印章档案移交至档案馆保存,切实提升印章管理规范化。
三、聚焦事业单位档案规范管理。按照最新归档要求,将事业单位登记档案按照设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双随机一公开、信用等级评价等进行分类,专柜保管。其中,登记类资料按照“一户一档”要求,对登记材料进行全面审核,确保提交材料要素完整规范,同时对档内资料分卷,按办理业务类型入档,对档案盒统一编号排序,建立档案目录索引,确保每份事业单位登记档案材料完整、编排有序、装订规范;将“双随机、一公开”实地核查、信用等级评价等监管材料,按“一年一档”的要求归档保存,盒内建立资料清单,方便查询调用,做到规范、美观、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