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强化事业单位监督管理,保障事业单位合法权益,淮安市淮安区委编办以“顺、快、严、准”为工作抓手,提前谋划、精准发力、强化服务,全力推进2025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报公示工作。
提前部署打基础,让年报流程“顺畅通达”。一是及时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报公示工作的通知,明确年报时间节点、工作流程、填报规范及注意事项,让各单位清晰掌握工作要求。二是充分利用淮安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微信群、QQ群等线上平台,常态化发布年报工作动态、操作指引和温馨提示,同时在群文件中展示政策文件和常见问题解答,有效避免“信息滞后”“收而不办”等情况,为年报工作顺利开展筑牢基础。
分类服务提效能,让年报进度“快速推进”。一是针对首次参与年报的事业单位,安排专人提供“一对一”全流程指导,从报告书填写规范、系统操作技巧到材料上传要求、图片压缩方法等进行细致讲解。二是按照单位性质和系统类别,将全区事业单位划分为教育、卫生、农业、乡镇(街道)及其他机关下属事业单位5大板块,实行分类推进、错峰办理。通过同一系统集中指导,及时发现并解决共性问题,既提高了审核效率,又避免了办事拥堵,整体工作进度较去年提前5个工作日。
严管实督守底线,让年报审核“严格规范”。一是严格执行时限管理,明确规定3月1日至3月31日为年报填报期,对逾期未完成的单位,将在机关履职绩效考核中扣除举办单位相应分值,并纳入事业单位信用评价体系。二是强化材料审核把关,要求年报必须经法定代表人签名,加盖事业单位及举办单位公章,对无签名、未盖章或签章不规范的,一律退回整改,累计退回补正材料23份,确保责任落实到位。
精准核查保质量,让年报数据“准确无误”。一是聚焦单位核心职能与年度重点工作,精准选择最能反映实际工作成果的关键绩效指标,填报的所有指标数据必须准确、真实、具体,有据可查,比如:“年度门急诊人次”“出院患者人次”“重点人群健康管理率”“疫苗接种完成量”等。二是严格核对单位基础信息,对名称、宗旨和业务范围、住所等发生变更的,督促“先变更再年报”;对资产损益情况上下浮动超过20%的17家单位,要求提供财务审计报告并说明原因,确保年报信息与单位实际情况完全一致,数据准确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