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泰州市委编办锚定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目标,持续强化教育系统机构编制保障,为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全面助力新时代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紧扣高效利用,构建管理体制“新格局”。深化教育系统编制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推动编制资源精准配置、高效利用。探索创新教育系统事业编制管理模式,机构编制部门科学核定教职工编制总额后,再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各校实际需求在核定的编制总额内统筹分配教职工编制,增强教育部门在教师资源配置上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大力探索集团化办学,优化编制资源配置,实现从“名校+新校”到“新校成名校”再到“名校+新校”良性循环,全市共组建教育集团135个,义务教育学校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达100%。
二是强化资源统筹,打造编制保障“新路径”。秉持“市管统筹、县管使用”原则,多措并举创新教育系统编制保障。通过跨层级调整、编制周转等创新举措,推动教师编制跨区域动态调整,有效平衡各地编制供需矛盾,累计跨层级调剂和周转使用教师编制500余名,为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提供有力编制保障。在部分市(区)试点探索学段之间教师资源调配,统筹安排60余名初中教师跨学段到小学交流,待中学生源达峰时,该部分储备教学力量回中学任教,填补中学教师缺口。同时,对生源严重萎缩的34所小散弱小规模学校进行撤并,将富余师资力量合理补充到师资紧缺学校,持续优化城乡教育资源布局,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三是立足科学规范,建立动态调整“新机制”。不断完善教育系统机构设置有关操作口径,构建规范的机构设置布局结构。研究制定机构数量限额以及领导职数配置等标准,推动形成科学配置、梯次合理、规模适度的教育机构设置规范体系。建立健全教育机构动态调整机制,依据学校发展实际情况定期开展机构设置评估工作,完善动态调控机制,确保教育机构设置与教育事业发展相适应,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架构保障。